購買一台好的混音器 (重要功能)

購買一台混音平台是容易簡單的,然而實際要操作運用它,是不是發現有些作業功能不足,或架構意義不明,非你工作上需求的裝置。但你會發現任何一部份皆充滿了智慧與,即便有些朋友都已經是常態的音控員,這些基本最底層的操作原則有些都還不是很明嘹,這一篇基礎將這些使用須知及疑問進而延伸到應用,讓各位對的操作能有一新的體認。

混音器(Mixer 內地稱呼調音台)

其意乃具有混合、組合之意思。以一種同樣調整模式的功能會集合在一個操作平台上,以方便任一狀態下適時做出調整改變的行為,將其匯合組成,然後傳輸到下一鏈級。

觀察混音器

Channel (通道): 一般業餘的混音平台,它會提供數個 XLR(內地稱呼大三蕊)平衡式的接頭,其餘的連接端口會採用大量的 TRS或 TS 及 RCA 這類 – 10 的非平衡模式。
尤其是 Insert ( 插入 ) 端點,製造者會採用 TRS 的接頭,T 為 SEND、R 為 RETURN,來完成這個架構。
對於平台組成的模式,基本上你會發現這聲音訊號原是平衡的模式進來的,卻因為 Insert 的關係而轉換成非平衡式,這樣子的訊號並不是不可用,因為實際上訊號在機器內部運作時,也是電路板上的一條訊號路由,差別在於阻抗匹配與噪音底層高低,製造商並不是不清楚這些技術問題,相反的他們每位都是精深專業的高手,因為這些格式將會決定它們在設計這台的電路架構,及成本費用。

只消一只 8pin 的 OP AMP,即可提供兩路的 MIC,輸入所須的十倍放大電路元件,另外再用一顆 R、C、L 電路的半導體,就擁有 3 段式的定頻參數等化調整網路。
它們的條件皆可滿足 + – 15 的增減值,也就是將近兩階半的斜率 / oct,有時會多給一段選頻的功能,在滑臂音量推桿上,一般都是 70 mm 的長度,有的會提供 100 mm 的音量推。
專業級的則會在 120 mm 之間。

概述

音量推桿愈長的,它的電氣特性在某一段的調整位置就愈準確。另外在任一通道本身配備上,可觀察是否配置 direct out ( 直接 ),這項功能可以
讓當下的聲音訊號不藉由別的端口匯合即可輸出給別的
又你可觀察 direct out 是否可調整電平,或選擇 Insert 端點的前後等,即可知道此混音機的專業等級。
在雲端上的平台裡它幾乎很少出現非平衡式的端口,為了滿足平衡式的阻抗匹配,它們大多一律會採用標準的 XLR接頭 / 座來連接訊號用至於 Insert
(插入)端口這方面的界面也都是平衡式的接口,以MIDAX XL系列的機器,它們以小的 TRS 連接面板來處理INSERT的工作。

Parametric EQ ( 參數型等化調整 )

一般類比的平台,其參數型等化調整電路皆能到達 + – 15 dB / oct
兩階半的有效增減值。
這個位階的意義在電氣特性上的解釋:
例如使用一只電容器串聯在上,那將會濾除到低頻範圍,只通過高頻部份,那麼通過多少的高頻域,就取決於電容值的大小,同樣的一只電容器所產生這個濾除低頻的能力是+ – 6 dB,我們俗稱一階。
在數位的混音器則可達 + – 18 dB / oct,三階的有效增減值。有的會配置 3 段定頻( LOW / MID / HI ) 有的會在中頻波段加上選頻式的調整功能,再高端些的則會提供 HI SHELF / LOWCUT / SHELF 是獨立的,及 4 段參數型等化電路架構。而且每段的頻域皆可調整,甚至加入 Bell 曲線特性的調整功能。

Indicant ( 指示 )

訊號狀態的指示,它是混音器上幫忙音控員快速瞭解當下的訊號電平大小。
也之所以各式各樣不同的顯示設備,或刻度,如雨後春筍般遍佈在任一設備上,對於其型態及標準,各位可參考另一篇文章”錶頭音量指示單位 ”指示單位有的會配置 peak ( 峰值 ) 指示燈來提醒你訊號電平已達失真位置,或配置訊號指示燈然後依電平大小來反應指示燈明暗度,以瞭解是否有訊號源輸入。

Group / Bus( 匯合端 )

接下來就是匯合端點,這項功能不外乎是能將某些同性質一樣的訊號音軌集中起來,然後可單獨由 Group / Bus 輸出或做它用。價格的高低也會決定廠商配置多少組 Group / Bus
輸出,稍具水平的機種會在 Group / Bus 位置加進一個主要輸入端口 SUB IN。
這個功能大多用在 TAPE IN ( 母帶音軌輸入 ) or Link ( 鏈級相接 )時使用。何意呢?如果在一工作,其為 8 軌錄音機架構,如此由各聲道的 direct out 來供給錄音機的電平的控制,然後錄音機的輸出再接回混音機的 SUB IN,這樣就可監聽到錄音過程的品質,所有過程皆在同一台混音器上,勿須額外增加設備平台。

Master out ( 主輸出 )

這是一混音平台最後兩軌輸出的端口,它本身可集各通道,各個Group / Bus的輸出。也因此,你從 Master 的輸出指示錶頭或是規格手冊就可以清楚知道 Master 的輸出有效增益是多大。在專業級的混音平台,其輸出皆可到達 + 24 dB / 600Ω,然後會將峰值切割的指示點置於 + 18 dBu的位置。各位請注意,所有的製造商會把這數據寫得保守些,所以如果你利用示波器去觀看這設備時,你會發現往往都會超過這 + 24 dB的電平才會波形失真。
因此當你在操作時發現主輸出的峰值燈偶爾亮一下,別擔心它的瞬間峰切訊號,更何況那閃一下的時間是多少微秒的時間而已,當然啦,並不是鼓勵各位工作在如此高的電平位置。
對於這瞬間的動態,後文我們將會探討為何要這麼多的增益在輸出上。
業餘的機種其輸出電平會置於+ 16 dB or + 15 dB,這樣的機種你不會看到有任何的 VU 錶頭在上面。
它們皆會配置 峰值錶頭。其刻度的信任度則是大概的提供參考而非信任值。在 0 dB 指示位置往上延伸指示,它們會是 + 4 dB or + 6 dB,這中間直接差 4 ~ 6 dB 的指示誤差,最大輸出指示會置於 + 10 dBor + 12 dB,峰值切割指示燈則置於 + 15 or + 16 dB位置,在輸出的連接端口好則配置 + 4 dB 的 TRS接頭座,不然就是- 10 dB RCA 規格的連接頭,當然價格就非常的懸殊。廉價的混音平台並不是不可用,而是當下的狀況需求是什麼,選擇適用品即可。大家可別忘了,平台架構愈簡單則問題愈少。

SOLO / CUE( 監聽架構 )

混音器由早期至今,solo 功能已是組成平台的基本系統,各式各樣的平台其監聽模式幾乎都會提供 PFL ( PRE Fader ) AFL ( POST Fader ) 供你選擇。我們將其整理出來不難看出區別。PFL ( PRE Fader ) 其監聽訊號輸出大都定義訊號路由是單音相(mono)的,不受通道上的mute開關影響,不受音量推桿影響,也是所有混音平台的機本配備功能。
有的平台會提供一個 SOLO Level 調整鈕,(不是音量調整鈕),以滿足兩軌成音與單一監聽時的聲音比例平衡調整。
AFL ( POST Fader ) 其監聽訊號輸出是立體音相的,因為監聽的路由是從音相(PAN)調整位置後取得,因此受通道上的 mute 關影響,受音量推桿影響,受左右音置的影響,所以也有設備寫成 ( after PAN ),這樣的功能通常運用在混/錄音的狀況,SOLO 的方式它可以混合式的監聽,也可以單一個訊號的監聽,好的混音器在 SOLO 的輸出端口也會加入SUB IN 的功能來接受 COM. IN 的訊號。

SOLO IN PLACE( 當下的監聽 )

這一功能通常會配置在專業的現場(S.R-Live)混音平台上,最主要的它是一立體監聽,有如 AFL 的架構,唯獨不一樣的地方是這監聽訊號是由 Master L / R 來輸出,方便現場調音員做音樂內容的平衡及修飾音質用。solo in place 的功能它不會影響 Master 兩軌訊號送到 Matrix 的輸出,而且其訊號電平大小、音置,都會與 Master 輸出完全一樣。市面上各功能的混音器比比皆有,就價格、功能、品質上,我們在購買之前就不得不多看看,必竟要能經得搬運、風吹雨打的Touring設備不是很多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