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論壇

永續發展獎-9月21日(星期一)在清華大學旺宏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20唐獎國際大師論壇-永續發展場」

唐獎獎得主們跨境連線呼籲 疫情大流行源自人類對動物不尊重 更危及窮人社會

唐獎獎得主們跨境連線呼籲 疫情大流行源自人類對動物不尊重 更危及窮人社會

唐獎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清華攜手合作,於9月21日(星期一)在清華旺宏館國際廳舉辦「2020唐獎國際大師-永續場」,呼應9月18日至26日聯合國永續目標周,又適逢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滿21週年,特別邀請受疫情影響無法來台的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 ,透過國際連線、演說、線上提問等方式,與國內專家學者和現場青年學子們一起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並改變人類生活型態的可能性原因,及如何確保自然生態保育與社會環境之永續發展。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在致詞時也特別恭喜該校名譽博士珍古德獲選為2020年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全校師生皆以珍古德對生態保育和環境教育的貢獻感到驕傲,正符合清大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具體實踐以博大之襟懷發揚社會永續厚生的生命價值。

永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施政重點與追求目標,過去以經濟發展為首的做法,已經造成許多嚴重的環境與社會問題,甚至開始威脅人類及後代,因此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珍古德博士在演講時也特別提到幾項重點:(一) 人類正經歷著這場疫情,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不尊重自然界,例如:當人類摧毀了森林的一部分時,會迫使動物物種與一般不會接觸到的物種相互接觸,造成病原體、病毒或細菌等擴散,自一個物種跳躍到另一個物種的情況,而產生新的疾病,另人類消耗動物們的糧食,導致動物被迫迫進入尋找食物,進而產生新型人畜共通傳染病,因此可以說大多數讓人類飽受折磨的新疾病其實都源自於動物;(二)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雖然影響到富人和窮人,但對窮人的影響卻更大,例如,在非洲有許多人僅能用每天所的東西來購買食物、生活三餐不繼,因受到封城關係,他們無法進城東西維持生計;(三) 現今社會、政治和環境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期間,人類不顧後果地燃燒石化燃料、製造溫室氣體,如同毯子蓋著地球一樣,導致各地產生氣候變遷與破壞,這也是當今我們嚴肅面對的課題,減低未來需要承受的後果。

本場由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主持,並邀請三位前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包括: WHO前秘書長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Dr. Gro Harlem Brundtland)、氣候變遷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地球氣候科學、覺知與解決方案主任詹姆士.漢森(Dr. James Hansen)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氣候永續Edward A. Frieman校長教授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Prof. Veerabhadran Ramanathan)發表談話。

Dr. 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出全球人類是相互依存,維護地球應被視為全人類共同的責任,並分享她於1979年時受邀參與一場,在會中提出環保的急迫性和婦權重要性,所獲得的回應竟是這些議題和商業活動無關,且社會、環境或層面議題是政府的責任,對比當今人類面臨地球上戲劇性的變化,確實永續發展議題是環環相扣。Dr. James Hansen也闡明在地球史中,現今人類製造溫室氣體速度比任何時期快近10倍,且地球適宜居住性亦受到影響,例如:有些區域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另外氣候變遷會增加病原體分佈範圍,加劇傳染病的威脅,最重要的是由於氣候延遲反應的特性,代表人類將面臨更嚴重的全球暖化問題。Prof. Veerabhadran Ramanathan表示我們面臨的不是環境層面或社會層面兩個性的危機,相反地,這個複雜的危機同時影響人類的社會和環境,舉例而言,超過半數的氣候汙染是由地球上最富有的10億人口所釀成,而最窮困的30億人口只造成5%氣候汙染,但這群人卻承受最嚴重的氣候破壞所帶來的後果。論壇並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和國立清華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擔任與談人,一起就氣候變遷、環境衝擊、人類與動物及自然環境間的關係等影響永續發展之關鍵因素,做進一步探討。

永續發展 大師論壇 暖化問題 燈光